潭:深水坑;穴:动物的窝。龙潜居的深潭;虎藏身的穴窝。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。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有分教,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极险恶的地方
抗战时期,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,身居龙潭虎穴而无所畏惧。
林滋,生卒年不详,字后象,唐闽县(今属福建)人,唐武宗会昌三年(西元843)登进士第。擅长写赋,亦能作诗,与詹雄、郑?齐名,当时人称雄诗、?文、滋赋为“闽中三绝”。九华山位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,为黄山支脉,境内群峰竞秀,怪石林立,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。自南朝梁以来,陆续有僧人来此建寺、修行,与峨嵋、五台、普陀三座山,并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。历代文人前来游赏者,且多所称咏,李白、刘禹锡及王安石等都写下许多赞美九华山的诗篇。唐代诗人林滋在诗作〈望九华山〉里,描写了九华山的峰峦高耸峻秀,连绵陡峭的山势非凡,山石更显奇兀耸峭,形状奇特,而直入云霄的是一座座参差不齐的山峰。望向四周,这时才真正见识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而陡峭山峰则让人对愚公妄想移山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。自古以来,从高处急速奔落的水流不断,日积月累之下,于是有了能让龙潜伏其中的深渊,至于老虎藏身的洞穴又有多少人能够一窥究竟呢?后来“龙潭虎穴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危及生命的凶险之地。
藏龙深潭,卧虎洞穴。喻极其危险的处所
卢俊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潭,深水池。龙潭虎穴指龙潜伏的深渊,老虎藏身的洞穴。比喻凶险之地。《封神演义.第七一回》:“二马拨开,鎗斧并举,大战龙潭虎穴。”《儿女英雄传.第一九回》:“你父亲因他不是个诗书礼之门,一面推辞,便要离了这龙潭虎穴。”也作“龙潭虎窟”。
潭,深水池。“龙潭虎穴”指龙蛇潜伏的深渊,老虎藏身的洞穴。 语本唐.林滋〈望九华山〉。后用“龙潭虎穴”比喻危及生命的凶险之地。
潭,不能写作“谭”。
“龙潭虎穴”和“刀山火海”都指极其危险的地方。但“龙潭虎穴”偏重于凶险;常用来指敌巢、匪窝、盗穴以及其他隐藏着极大危险的地方;而“刀山火海”偏重于艰险;泛指极困难的有危险的处境和情况。
嶙峋:音ㄌㄧㄣˊ ㄒㄩㄣˊ,山石奇兀耸峭的样子。
嵬:音ㄌㄟˊ ㄨㄟˊ,山高大不平的样子。,同“”。
玉柱金茎:比喻群山绵延陈列。玉柱,指石柱。金茎,相传汉武帝时曾建造承接甘露的高大铜柱。
干空逾碧:指山势高峻,耸立于蓝天。干,直入。逾,音ㄩˊ,穿越。
袅袅:风动的样子。袅,音ㄋㄧㄠˇ。
咿咿:形容猿叫声。咿,音一。
飞溜:自高处急速奔落的水流。溜,音ㄌ一ㄡˋ。
元.施惠《幽闺记.逆旅萧条》:“龙潭虎穴愁难数,更染病耽疾羁旅。”
元.王磐〈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〉诗:“单车奉使柴尚书,龙潭虎穴坦如途。丹青明着使外国,不减汉朝张与苏”
《水浒传》第六○回:“宋江便道:『人称足下为“智多星”,端的名不虚传!敢问军师用甚计策,赚得本人上山?』吴用不慌不忙,叠两个指头,说出这段计来。有分教卢俊义: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《封神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二马拨开,枪斧并举,大战龙潭虎穴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九回:“你父亲因他不是个诗书礼之门,一面推辞,便要离了这龙潭虎穴。”
虎穴龙潭
hǔ xuè lóng tán
即“龙潭虎穴”。见“龙潭虎穴”条。《水浒传》第六一回:“休听那算命的胡说,撇下海阔一个家业,耽惊受怕,去虎穴龙潭做买卖。”
明.许三阶《节侠记》第二八出:“凭着这骏马雕鞍,早离了虎穴龙潭。”
《五美缘》第四三回:“俺蒙马兄虎穴龙潭救了性命,感再生之恩,不知马兄有何吩咐?”
虎窟龙潭
hǔ kū lóng tán
犹“龙潭虎穴”。见“龙潭虎穴”条。元.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休道银山铁瓮囚牢里,便是虎窟龙潭我也要救出来。”
《精忠岳传》第五○回:“岳侯冒险浑身胆,翻身入虎窟龙潭,愿把命儿拚。”
龙渊虎穴
lóng yuān hǔ xuè
犹“龙潭虎穴”。见“龙潭虎穴”条。宋.彭汝砺〈送池须文长官〉诗:“龙渊虎穴少穷探,老大生涯一剑镡。”
龙潭虎窟
lóng tán hǔ kū
犹“龙潭虎穴”。见“龙潭虎穴”条。元.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三折:“闲对着绿树青山,消遣我烦心倦目,潜入那水国渔乡,早跳出龙潭虎窟。”
《大唐秦王词话》第三九回:“托开地府天罗网,救出龙潭虎窟人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五七回:“你便是哪吒太子,怎逃地网天罗?火首金刚,难脱龙潭虎窟!正是:飞蛾投火身倾丧,怒鳖吞钩命必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