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,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。
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宽仁大度
自擅江表,含垢藏疾。(《三国志 魏公孙渊传》)
包容污垢,藏匿恶物。形容宽仁大度。语出《左传•宣公十五年》:“山薮藏疾……国君含垢。”
语本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指国君应有容忍耻辱的宽大气度。《周书.卷二○.贺兰祥传》:“先皇含垢藏疾,仍存聘享,欲睦之以邻好,申之以婚姻。”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。《三国志.卷八.魏书.公孙度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逆贼孙权,遭遇乱阶,因其先人劫略州郡,遂成群凶,自擅江表,含垢藏疾。”也作“含垢纳污”。
含垢 : 1.包容污垢;容忍耻辱。
语本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指国君应有容忍耻辱的宽大气度。《周书.卷二○.贺兰祥传》:“先皇含垢藏疾,仍存聘享,欲睦之以邻好,申之以婚姻。”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。《三国志.卷八.魏书.公孙度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逆贼孙权,遭遇乱阶,因其先人劫略州郡,遂成群凶,自擅江表,含垢藏疾。”也作“含垢纳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