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、刻:在器物上刻出字迹。刻写在心上骨上。
明 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:“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★明·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
此处所列为“刻骨铭心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这篇〈上安州李长史书〉是唐代诗人李白,在安州游历时写给李(京之)长史自我推荐的书信,期望得到赏识而受到任用。在这之前,李白曾经得罪李长史,但李长史原谅了他,所以在书信中,他引用《世说新语.政事》:晋代王承任东海郡太守时,有一个人因为在老师家读书读到太晚,回家时犯了宵禁,王承就说:“鞭打像宁越一样勤学的人来树立威名,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。”于是派人送他回家。李白以这则故事来赞扬李长史的宽宏大量,并且表明会将李长史的恩德刻在骨头,记在心上。后来“刻骨铭心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感受深刻,难以忘怀。
比喻感念极深,永远不忘(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)。也说“铭心镂骨”、“刻骨铭心”
形容记忆极深,永远难忘。《红楼梦.第三二回》:“所悲者:父母早逝,虽有铭心刻骨之言,无人为我主张。”也作“刻骨铭心”。
铭心 : 刻在心里,牢记不忘:那一段经历铭心刻骨,永远难忘。
刻骨 : 比喻感念或仇恨很深,牢记不忘:~铭心 ㄧ~的仇恨。
《铭心刻骨》武汉高品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电视剧。
形容人们对某些人与事记忆深刻,难以忘记。
微画雕作品《铭心刻骨》以图像化方式刻画了人生不同阶段所遇到的某些难以忘怀的经历,回味这些感受深切经历,总结的是过去,但意义却永远指向明天。
义参“刻骨铭心”。见“刻骨铭心”条。
铭,不能写作“名”。
“铭心刻骨”与“没齿不忘”有别:“铭心刻骨”可表示仇恨极深、永难忘却;“没齿不忘”只能用来表示感念恩情
此处所列为“刻骨铭心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愍:音ㄇㄧㄣˇ,怜恤、哀怜。
宁越:战国赵中牟人,生卒年不详。苦于耕稼之劳,刻苦求学十五年,遂为周威公之师。宁,音ㄋㄧㄥˋ。
辜:罪过。
三公:三为“王”之讹。王公,指王承,晋太原晋阳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东海郡太守。
愆:音ㄑㄧㄢ,过失、罪过。
冰炭:冰冷炭热,二物不能相容。喻内心交战。
《水浒传》第九七回:“某等不能速来归顺,罪不可逭。反蒙先锋厚礼,真是铭心刻骨,誓死图报。”
明.杨柔胜《玉环记》第一四出:“此德当酬,铭心刻骨,效取岁寒三友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二回:“所悲者,父母早逝,虽有铭心刻骨之言,无人为我主张。”
刻骨铭心
kè gǔ míng xī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