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
孙犁《秀露集 戏的梦》:“我见到和听到的,亲身体验到的,甚至刻骨镂心的,是另一种现实,另一种生活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虽刻骨镂心,难报万一。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七回)
此处所列为“刻骨铭心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这篇〈上安州李长史书〉是唐代诗人李白,在安州游历时写给李(京之)长史自我推荐的书信,期望得到赏识而受到任用。在这之前,李白曾经得罪李长史,但李长史原谅了他,所以在书信中,他引用《世说新语.政事》:晋代王承任东海郡太守时,有一个人因为在老师家读书读到太晚,回家时犯了宵禁,王承就说:“鞭打像宁越一样勤学的人来树立威名,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。”于是派人送他回家。李白以这则故事来赞扬李长史的宽宏大量,并且表明会将李长史的恩德刻在骨头,记在心上。后来“刻骨铭心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感受深刻,难以忘怀。
见“[[刻骨铭心]]”。
形容感激极深,永记于心。《西游记.第八七回》:“虽刻骨镂心,难报万一,怎么就说走路的话!”也作“刻骨铭心”。
义参“刻骨铭心”。见“刻骨铭心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刻骨铭心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愍:音ㄇㄧㄣˇ,怜恤、哀怜。
宁越:战国赵中牟人,生卒年不详。苦于耕稼之劳,刻苦求学十五年,遂为周威公之师。宁,音ㄋㄧㄥˋ。
辜:罪过。
三公:三为“王”之讹。王公,指王承,晋太原晋阳人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东海郡太守。
愆:音ㄑㄧㄢ,过失、罪过。
冰炭:冰冷炭热,二物不能相容。喻内心交战。
《西游记》第八七回:“虽刻骨镂心,难报万一,怎么就说走路的话!”
刻骨铭心
kè gǔ míng xīn